又是一年“雙十一”購物節(jié),近幾年,各大電商平臺為吸引消費者下單,推出各類花式促銷,“優(yōu)惠券、滿減、預售付定金……”有些人經歷一番燒腦湊單操作后,買到了符合心意的商品,但也有不少人踩了坑,遭遇了網購糾紛。付完定金后悔了,可否請求退還定金?網購的所有商品都適用7天無理由退換貨嗎?看看法官怎么說。
近年來,很多電商平臺網購活動都有預售模式,預售商品的出現(xiàn)緩解了消費者在促銷日當天難以搶到商品的情況,但在預售時,商家往往要求消費者交付定金,并需要同意“定金不退”的規(guī)定。如果消費者付完定金后悔了,或者錯過了付尾款的時間,定金還能退還嗎?
北京互聯(lián)網法院綜合審判二庭副庭長 張倩:如果是因為消費者自己的原因,比如說后悔了或者疏忽大意忘記了支付尾款,這種情況下消費者無權再要求返還定金,因為定金本身就是具有擔保交易進行履行的作用。
如果在消費者支付了定金之后,商家違約了的這種情況下,消費者是可以要求商家雙倍返還定金,這就是定金罰則。如果是因為平臺的原因,比如說系統(tǒng)故障導致了消費者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無法支付尾款,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可以和商家和平臺反映情況進行協(xié)商,也可以要求返還定金。
優(yōu)惠券、紅包過期或臨時取消、導致網購支付瞬間價格上漲,商家和平臺需要承擔責任嗎?
北京互聯(lián)網法院綜合審判二庭副庭長 張倩:如果在紅包、消費券上面已經明確告知了消費者使用的場景、時間等限制,是因為消費者自己的原因導致錯過了使用的期限,這種情況下商家和平臺一般是沒有責任的。如果是因為商家的原因臨時取消或者限制了消費券或者說紅包的使用,這種情況下商家和平臺就構成了違約,需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商家虛假宣傳實際貨不對板 是否涉嫌欺詐
消費者網購收到的商品和下單購買的商品不一致,商家虛假宣傳實際貨不對板的行為,是否涉嫌欺詐呢?
北京互聯(lián)網法院綜合審判二庭副庭長 張倩:對于從事網絡銷售的商家而言,如實全面準確地去描述商品的詳細情況,是他的法定義務。如果說他在商品的宣傳中存在虛假宣傳的話,這種情況就會涉嫌到欺詐。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的相應規(guī)定,消費者是可以向商家主張相應的賠償的,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退一賠三。
網購遭遇久拖不發(fā)貨,商家是否涉嫌欺詐?
北京互聯(lián)網法院綜合審判二庭副庭長 張倩:首先久拖不發(fā)貨,其實是商家已經違反了按期交付貨物的這樣一個義務,肯定是已經構成違約,在此基礎上是否構成欺詐,我們還要看具體的情形,如果商家在這個久拖不發(fā)貨的過程中,編造各種虛假的理由,讓消費者持續(xù)等待,或者說在此過程中還要求消費者取消訂單,重新加價下單,如果有以上情形的話,那么我們基本上可以判斷這個商家是存在相應欺詐故意的,是可能構成欺詐。
網購的所有商品都適用7天無理由退換貨嗎?
北京互聯(lián)網法院綜合審判二庭副庭長 張倩:對于網購的消費者而言,7天無理由退換貨的權利是一個原則性的權利,但是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形,比如說定制的商品、鮮活易腐的商品,還有一些有時限的比如說期刊,以及交付之后就可以使用的電子數據類的商品,這是不適用7天無理由退換貨的。還有一類是商品性質特殊,且經消費者單獨確認之后,可以排除7天無理由退換貨權利的。但是消費者在享受7天無理由退換貨的時候,務必要保證好商品退貨時或者換貨時是完好的、不影響二次銷售的,否則也會影響7天無理由退換貨權利的實現(xiàn)。
網購需要維權時 哪些屬于重要證據?
網購發(fā)生糾紛時,消費者應保留和提供哪些證據,才能更好維護自身權益呢?
北京互聯(lián)網法院綜合審判二庭副庭長 張倩:首先第一類就是相應的主體信息的材料,對于消費者而言,自己的賬號注冊信息,賬號的實名認證信息,購買的信息等等。對于商家而言,我們要查詢到商家他的相應名稱以及他的住址等。電子商務法中有相應規(guī)定,平臺是應當對于商家的信息進行披露的,現(xiàn)在市面上可見的大平臺上都是可以查詢到商家的具體信息的。
第二類是商品的信息,在收貨的過程中,尤其是對于貴重的商品,最好是保留相應的開箱視頻,還原商品最初收到的情況,以免后續(xù)的糾紛產生,或者說在糾紛產生過程中沒有相應的證據去維權。
第三類是訂單的交易信息以及溝通的過程,比如說交易快照,還有跟商家的聊天記錄或者通話記錄等等。
最后一類是商品存在問題的一些相應材料,比如說檢測報告,故障的認證材料以及相應的照片視頻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維權過程中應當好好保留的相應材料。
網購糾紛有多種處理方式
北京互聯(lián)網法院綜合審判二庭副庭長張倩還介紹,網購中產生了糾紛,消費者可以采取多種處理方式。
首先,跟商家進行協(xié)商,反饋問題并表明自己的需求;
如果不行,還可以通過平臺客服或者申請平臺進行介入。
如果還是無法解決,應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協(xié)會等相應行業(yè)組織反饋情況。
最后,如果以上途徑都不能解決問題,就要通過司法途徑向法院起訴,維護自己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