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的圣索菲亞大教堂以其歷史悠久和經(jīng)歷曲折聞名于世,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其宏偉壯觀的大堂及穹頂令人嘆為觀止。李仁奇 攝
它是拜占庭建筑最光輝的代表,曾經(jīng)是東正教的中心教堂、拜占庭帝國極盛時代的紀念碑,現(xiàn)在是伊斯坦布爾最著名的旅游景點。李仁奇 攝
圣索菲亞大教堂原本由東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為供奉智慧之神索非亞于公元325年修建,后受損于戰(zhàn)亂,公元537年由物理學家米利都的伊西多爾及數(shù)學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設計重建。它作為基督教的宮廷教堂持續(xù)了9個世紀。李仁奇 攝
公元7世紀之后,阿拉伯半島上出現(xiàn)新興的伊斯蘭文明,十字軍東征來到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正式宣告結(jié)束。李仁奇 攝
公元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蘇丹下令將將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將索菲亞大教堂改成阿雅索菲亞清真寺,并將教堂內(nèi)所有拜占庭的壁畫全部用灰漿遮蓋住,所有基督教雕像也被搬出,還在周圍修建了4個高大的宣禮塔。李仁奇 攝
1935年,第一任土耳其總統(tǒng)、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下令將圣索菲亞大教堂變?yōu)椴┪镳^。覆蓋在鑲嵌畫上的灰漿由專家煞費苦心地擦去,地面飾品得以展示。改名后的阿亞索菲拉博物館實際上的展品主要就是建筑物自身以及其中的鑲嵌畫藝術(shù)品。李仁奇 攝
圣索非亞大教堂的特別之處在于平面采用了希臘式十字架的造型,在空間上,則創(chuàng)造了巨型的圓頂,而且在室內(nèi)沒有用到柱子來支撐。李仁奇 攝
圣索菲亞大教堂內(nèi)部有140根巨大石柱,由于是從不同地方運來的,因此石料色彩不一,有些是紫色,有些又是綠色。李仁奇 攝
整個大堂都掛滿了六瓣花形的清真寺風格吊燈。李仁奇 攝
大堂里懸掛著巨大的金字圓牌,上面刻寫著真主、先知默罕默德、前四位哈里發(fā)以及穆罕默德兩個孫子的名字,出自奧斯曼詩人兼書法家厄芬迪的手筆,至今仍然吸引著游客們的目光。李仁奇 攝
馬賽克《三圣像》,畫面下方已經(jīng)被嚴重損毀,但仍然能看到中央的耶穌基督,其兩側(cè)是圣母瑪利亞和施洗者約翰。李仁奇 攝
《三圣像》復原圖。李仁奇 攝
鑲嵌畫《全能的耶穌》。坐在寶座上的耶穌左手握著福音書,上面用希臘文寫著:“賜予汝和平,我世界之光”。耶穌左邊是圣母瑪利亞,右邊是大天使,當時的羅馬皇帝虔誠的匍匐在耶穌面前。李仁奇 攝
圣索菲亞大教堂1985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它的曲折經(jīng)歷反映了人類社會由戰(zhàn)亂沖突到包容和諧的進步。李仁奇 攝